智慧化工前沿研讨会在沈举行,重点实验室成果亮相专委会年会
2025年7月31日-8月1日,第二十一届信息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年会在沈阳顺利召开,会议以“石油和化工行业数智化发展—AI赋能新质生产力,共筑绿色创新未来”为主题,聚焦石油和化工领域与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数智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等前沿方向,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可持续化方向升级,助力构建“智慧化工”新范式。山东省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业软件重点实验室孙晓岩老师带领于雯、孟祥铭两位硕士研究生赴沈阳参会,并展示了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7月31日,柴天佑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邱彤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利民研究员、沈阳化工大学赵怀慈教授、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曲京主任等专家学者围绕“工业智能化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通过跨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内涵及挑战、化工过程中智能建模、优化及多尺度模拟的技术突破、大模型在无人智能装备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前沿方向、人工智能赋能油气工程建设的探索经验与思考等方面形成关键方向共识。

于雯围绕“基于NSGA-Ⅱ算法的氯乙烯分离节能工艺的多目标优化研究”进行汇报,针对氯乙烯精制过程能耗高的问题,设计了热泵、热集成、隔壁塔、隔壁塔耦合热泵四种节能强化工艺,通过经济、能耗和环境评价确定节能效果最优的隔壁塔耦合热泵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最优操作参数,获得节能工艺。孟祥铭针对"正则化增广基团贡献法预测氟氯基制冷剂物性"进行了汇报,针对基团贡献法基础添加三维分子描述符,将线性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正则化原理拓展至非线性增广基团贡献模型,预测结果与其他机器学习方法、文献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验证,从而确定正则化增广基团贡献的优越性。

本次年会促进了团队与国内研究机构的深入学术交流,研究成果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于雯和孟祥铭两位成员荣获大会优秀论文奖,该奖项不仅是对团队当前研究成果的肯定,更彰显了我们在“智慧化工”关键技术攻关上的创新潜力。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过程系统工程的核心领域,聚焦智能优化算法和数字孪生系统设计等方向,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扎实的科研突破助推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的现代工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编辑:于雯
审阅:杨益谦